球探足球比分_球探体育—激情直播赢盈中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历史文化名城

“城市寻古”系列报道之四:一坊一故事 寻迹春城史

来源: 昆明日报   2023-08-04 12:39   字号: [        ]

微信图片_20230804152422

牌坊是最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建筑形式之一,多为表彰功勋、科第及忠孝节义所立。云南许多历史故事、名人伟绩,都被巧匠浓缩在牌坊之中。早在3万年前就有人类在滇池周围生息繁衍,悠久的历史造就了昆明地区风格各异的民居建筑、别具一格的风土人情。

作为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历史上的昆明,曾布满官府、商贾云集、牌坊林立,整日繁忙熙攘。昆明牌坊为何而建,背后又有什么故事?今天,让我们走近昆明的牌坊,倾听千百年风雨故事。

牌坊用途大致分为三类

云南民族文化发展基金会红色文化研究会会长王中华介绍,牌坊滥觞于汉阙(汉代纪念性建筑),成熟于唐、宋,至明、清登峰造极,并从实用衍化为一种纪念碑式的建筑。牌坊有很多用途,大致分为3类:表彰功勋、科第及忠孝节义,有纪念之意;位于宫殿、道观、寺庙、祠堂、衙署、山门,起到点题、框景、借景等效果;位于主要街道的起点、交叉口、桥梁等处,标明地名。

微信图片_20230804152430

金马坊

牌坊文化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数千年来历史长河中的文化瑰宝,更是宣扬当地民俗文化的标志物、象征物,表达了人们的思想观念、人生理想和价值观。“学而优则仕”“飞黄腾达”“流芳百世”“青云直上”成为人们普遍的人生追求和理想。

“衡门之下,可以栖迟。”古时,立牌坊是一件极为隆重、极不容易的事。如今,牌坊作为中华特色建筑文化之一,已成为中华文化的一个象征。

昆明城中不可忽视的就是牌坊,它们一个个飞檐翘角、雕梁画栋、气势恢宏,在千百年前的昆明是绝对令人震撼的建筑。比如,仅从五华山向南,在正义路上就建有“万寿无疆坊”“天开云瑞坊”“世恩坊”“忠爱坊”“金马坊”“碧鸡坊”等牌坊。

忠爱坊前感“利国便民之要”

不论古今,在昆明众多牌坊中,名气最大的当属矗立闹市中的“金马坊”“碧鸡坊”和“忠爱坊”。

忠爱坊始建于明洪武年间,为朱元璋的开国功臣黔宁王沐英及云南百姓所建,为纪念元代著名政治家赛典赤而建,是云南最早兴建的纪功坊之一。

微信图片_20230804152434

忠爱坊

赛典赤(1211年—1280年)于1274年来到云南,担任云南行省的首任“平章政事”,即云南省的首任省长。他在任6年间,博采“利国便民之要”,修筑松华坝水库,修治金汁河、盘龙江,修凿海口河,又兴办屯田、发展生产,并把云南的政治中心从大理移回昆明。此后历经700多年,云南作为一个省,昆明作为云南省会,都一直未变。赛典赤在云南兴利除弊,大胆改革,做了许多好事,深得民众拥戴。因此,昆明人建牌坊纪念他忠君爱民的精神,故称“忠爱坊”,也称“二牌坊”。

微信图片_20230804152437

忠爱坊

忠爱坊为四墩三门,斗拱飞檐、琉璃屋面,其命运多舛,历史上屡建屡毁,又屡毁屡建。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嘉庆十八年(1813年)、咸丰七年(1857年)和光绪十年(1884年)均重建。1924年又毁于火灾,1999年第六次重建。

在1999年重建之时,有关人士表示,原忠爱坊坊额“忠爱”二字系沐英题书,取自忽必烈对赛典赤“忧国爱民”的评价。可惜沐英字迹已难以寻觅,当时的昆明市园林局便想方设法拓来清末云南著名学者和书法家赵藩的手书字体,弥补了些许遗憾。

金马碧鸡坊为美丽传说而建

金马坊、碧鸡坊始建于明宣德年间,比忠爱坊在时间上要晚数十年。与忠爱坊是纪功坊不同,金马坊、碧鸡坊是根据传说兴建的,因为人们认为,金马和碧鸡是祥瑞象征,并用“金马钟秀、碧鸡呈祥”来赞美昆明。

球探足球比分_球探体育—激情直播赢盈中金马和碧鸡还有一个流传千年的传说。远在汉代,人们就传说现在的滇池地区出产一种神马,这种神马能够日行五百里;又说,滇池附近山上有一个碧鸡神,一丈多高,碧鸡羽毛青翠,能破石而飞,所到之处都能放出神光。当汉宣帝听说有金马、碧鸡这种神奇之物时,十分神往,就派大臣前来寻找。汉朝使臣虽未能找到这两种神物,却使人们对这两种神物越发向往和追慕。为此,人们把昆明东部传说有金马出现的山称为金马山,把城西滇池岸边金鸡升腾出没的山称为碧鸡山。

微信图片_20230804152441

金马坊、碧鸡坊

金马、碧鸡传说了1000多年,到明代,昆明人民决定要为家乡这两个吉祥的守护神建一座牌坊,以此表达对金马、碧鸡的尊敬和崇拜。

金马、碧鸡两坊相隔数十米,均为门楼式木构牌坊,外形相近,金马坊上画骏马、碧鸡坊上画凤凰,人们又合称它们为“一牌坊”,金马、碧鸡两坊与先于其而建的忠爱坊鼎足而立,形成“品字三牌坊”的独特景观。

清咸丰七年(1857年),两坊毁于战火,清光绪十年(1884年)重修,1966年被拆毁,1998年再次按原貌重建。

微信图片_20230804152445

金马坊、碧鸡坊

有意思的是,昆明人口中广泛流传着“金碧交辉”的故事。即,秋分和中秋时节,在傍晚日落月出之际的短暂时间内,日月正对,光芒互射,金马坊的影子在月光的照射下,渐渐西移,而碧鸡坊的影子在日光的照耀下,慢慢东移,然后,两坊倒影便相交在一起。相交后不久,倒影又逐渐消逝不见。民间传说,金碧交辉的奇观要隔60年才得一见。

三、四牌坊湮没于历史尘埃中

昆明城南门外有第一道牌坊金马坊和碧鸡坊,到了三市街有第二道牌坊忠爱坊,在威远街和东院街交叉点上的“天开云瑞坊”即是“三牌坊”。

天开云瑞坊始建于明代,原来的额题是“怀柔六诏”“平定百蛮”。清道光八年(1828年)重修三牌坊,呈贡人孙铸重书坊额,南面为“天开云瑞”,北面为“地靖坤维”。“天开”一词出自宋大理国年号,“云瑞”象征吉祥,从此人们便称此坊为“云瑞坊”或“三牌坊”,如今的云瑞东路、云瑞西路就是因牌坊而得名。

牌坊毁于1941年日本飞机对昆明的轰炸。据说,云瑞坊历史上位于抗战胜利纪念堂对面,如今这里已变成公园,看不出丝毫牌坊存在过的痕迹。

清康熙二十六年(1678年),由于奉旨得减屯额,本地官员在五华山上立万寿无疆坊,以感谢皇恩浩荡,被人们称为“四牌坊”。万寿无疆坊原在正义路尽头五华山上,于道光年间毁于火灾。记者翻阅坊间资料发现,万寿无疆坊不仅文字记载甚少,甚至连一张照片也遍寻不着。

唐公馆牌坊门低调无人识

翠湖旁北门街上,矗立着一座青灰色建筑,路过的人可能以为这只是哪个小区的大门,走近观察发现,石砖上早已布满岁月的痕迹,西式风格的石柱雕刻精美,三角形顶部、下方有三道拱门,拱门上方刻着“唐公馆”3个大字,但“公”字已经剥落,不易分辨。

事实上,这座石牌坊曾是唐继尧公馆的一部分,公馆大门为“门式坊”式样的三开间“牌坊门”,门柱为雕刻精致的西式石柱,牌坊门两侧设有“八”字形影壁。

1923年,唐继尧从香港返回昆明二次执政时,在唐家花园内设东陆图书馆,聘袁嘉谷任馆长。每逢周六、周日两天,市民可自由出入唐园观赏、查阅图书馆藏书。

此外,这里当时还是昆明城名家汇聚的文化中心。

抗日战争期间,众多名流学者到昆明寓居,唐家花园的戏楼包厢曾被清华大学办事处租赁为教师宿舍,清华文科研究所恢复初期也曾设立于此。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唐家花园先后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云南边防公安局驻地和昆明市第三十中学教师宿舍,直到20世纪90年代,因城市建设等因素被拆除。这座牌坊式大门也被移建于北门街“翠明园”,背对北门街,正面俯瞰青云街,向世人述说着一个世纪的沧桑变化。

牌坊所在之处“实是繁盛极”

到清末时,昆明商业活动在城内以三、四牌坊一带最为活跃,在城外则以南门外最为繁忙。三牌坊附近算是昆明最大的农贸市场,卖菜的、卖肉的挤攘不开,三牌坊两边有二三十张肉案,肉案两端是菜摊,卖菜的小贩常因争地摊而吵闹。

民国时期,警察每天在此必办两件事:清早催叫店铺开门营业,把好睡懒觉的商人叫醒;使出警棍,维持秩序,时常搞得市场叫声不迭。每年的元宵节前,这里还卖灯笼,一到夜间灯火明亮。牌坊东廊是忠信祥火腿铺,西廊是仁和园过桥米线馆。

对于南城外商业贸易的繁盛状况,《云南掌故》一书以道光年间情景为例做了这样总体描述:“是时的南城外,实是繁盛极,彼三市街、珠市桥、东寺街、金马坊、碧鸡坊、云津铺、得胜桥、盐行街、三元街、太和街等,道路宽阔,房屋栉比,楼阁云连,巷道参差,店铺杂错。市面之上,货物山集,行人水流。早有早市,午有午市,夜有夜市。”

就整个昆明城来看,市区北部以庙宇、食馆、茶园居多,人口较为稀少;南部则人口密集,占了全城人口的十分之七。城市建筑中,衙门、庙宇、牌坊占了突出位置。当时,昆明有较重要的省、府、县级衙门约30个(不包括达官显贵的府邸),牌坊12座,城内外祠寺147所。

在行政划分上,同治、光绪年间,昆明城内有三坊二十四铺,但这里的“坊”不是指牌坊,而是指街区,“铺”指的是驿站。其中,三坊即:崇政坊,辖近日楼至马市口;报功坊,辖马市口以东;世恩坊,辖城北地区。

老牌坊是一部静默的立体书,它们见证了城市街道的变迁,记录了历史的风云起伏。许多牌坊已在时代变革、辗转流离后渐渐归于尘土,甚至不能在照片中凝固痕迹,但一个牌坊一个故事,它们永远留在昆明人心中,代代相传。(记者李思娴报道 记者黄晓松摄影 部分图片来源于新华社 美编赵云萍制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