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探足球比分_球探体育—激情直播赢盈中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历史文化名城

打开暗河,都市“血脉”畅流——篆塘河复明在即

来源: 昆明日报   2023-09-27 09:21   字号: [        ]

对于昆明人来说,篆塘河,是流淌在昆明人身边、承载了很多历史记忆的城市河流之一。

近期,随着篆塘河明河恢复工程第一段围挡的拆除,隐于地下近30年的篆塘河从时光中悠悠走来,唤醒尘封已久的老昆明记忆,为“绿美春城”画卷描上一抹亮色,连接起既古老又崭新的历史。

前世

滇中水运大动脉,盛极一时

省作家协会会员、昆明历史文化学者、老昆明杂书馆名誉馆长詹霖,对昆明的水情有独钟。上世纪80年代末,他生活在篆塘河附近,这条河承载了他的很多记忆。上世纪90年代初,因市政规划等原因,河道上被加盖建筑,从而变为暗河,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

为什么叫篆塘?“到了这里水流打了个转就回去了,形成了一个塘子,所以就叫‘转’塘,之后又衍生成了篆塘。”据詹霖考证,明末清初,吴三桂统治昆明,兵马驻扎需要大量粮食补给,由于当时的运粮河流负载过量,加上昆明城内的桥梁拱高普遍较低,运粮船上高高的桅杆在过桥时必须放下,十分不便。吴三桂便在小西门附近挖了一条人工河,这就是篆塘河。

经过几个朝代的治理修缮,篆塘河逐渐变宽,并修建了码头。康熙年间,云南巡抚王继文在近华浦建楼二层,题名“大观楼”,从篆塘码头入草海的一段河道遂改称“大观河”。

自此,篆塘码头变成了一个非常繁忙的粮食交易码头,每天有近千条从晋宁、昆阳等地驶来的运粮船只,经过滇池和大观楼后,停靠在篆塘河。1900年,法国驻昆代表方苏雅曾经拍下篆塘码头百舸争流的景象,并且给出“整个滇中水运的大动脉”评价。

在昆明老照片上可以看到,大小篷船、双单彩船和小拔船等各种船只云集于此,“桅满篆塘”成为当时最著名的景象。

从小在篆塘河边长大的顾先生回忆,尽管随着城市的发展,河道逐渐变窄,但直到上世纪70年代,篆塘河的河面也还有20多米宽。过去的篆塘河河水清澈,人们坐船摆渡、捕鱼捞虾。春意袭人之际,很多市民喜欢乘坐游览观光船,从篆塘码头坐到大观楼游玩,只要5分钱。两岸阡陌纵横,木棉花、木兰花盛开,绿草萋萋的美景,让彼时的篆塘河成为老一代昆明人最美好的记忆。

今生

从时光中走来,焕然一新

在见证城市发展变化的同时,篆塘河的命运也出现变化。

上世纪80年代中期,篆塘河水质变差,走在路上都能闻到河里散发出的臭味。到了上世纪90年代初,因市政规划等原因,河道上被加盖建筑,从而变为暗河,只有在西昌路与西坝路交叉口的位置,才能看到流动的河水。此后的20多年里,深藏地下的篆塘河一直在昆明人身边默默流淌。

巧的是,城市交通的发展再次拨动了篆塘河的命运齿轮。

因地铁1号线西北延工程弥勒寺地铁站建设需要,2017年,昆明地铁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对篆塘河实施导流迁改,采用导流箱涵将河道迁改至现在的西昌路西侧非机动车道下,待车站施工完成后,昆明地铁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将对篆塘河进行永久明河原位恢复。

篆塘河恢复工程起点为金碧路与西昌路的交叉口(大观河分洪闸),止于篆塘公园一侧的篆塘桥。恢复工程对周边的篆塘路进行道路提升改造,设计定位为城市文化展示、体育健身活动、集会观演、生态景观绿化、防洪工程等多重功能的有机融合与共生,同时传承历史街区文化,保留城市记忆,打造“时空流转,妙音碧波”景观主题。

2022年7月,随着地铁1号线西北延工程弥勒寺车站主体及附属施工完工,篆塘河明河恢复工程开始分段施工。具体施工内容包括河道主体土建工程、河道装饰装修工程、河道灯光亮化工程、西昌路人行道工程、篆塘路提升改造工程、河道进水口与出水口导接及相关绿化工程等。

按照完工一段拆除一段的组织方式,昆明地铁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全力推进篆塘河明河恢复工程建设,第一段围挡于2023年8月31日拆除,并向社会开放河道约300米。紧接着,第二段围挡(工会桥至新闻桥)、第三段围挡(新闻桥至篆塘桥)将陆续拆除。建成后的篆塘河明河河道净宽13.5米至16.8米,长780米,设置3个亲水平台和鲜花草地。

历史上的篆塘河催生了篆塘码头的商业活动,造就了老昆明城的繁华与生命力。如今,它以全新面貌展现,承载着城市文化底蕴,扮靓城市一隅,又赋予了城水关系更具当代意义的文化内涵和生态价值。岁月流转,水波依旧,故事仍在续写,篆塘河将继续见证它的未来和城市的繁荣发展。

篆塘河的前生今世

明河时期

明末清初

吴三桂统治昆明,兵马驻扎需要大量粮食补给,由于当时的运粮河流负载过量,加上昆明城内的桥梁拱高普遍较低,吴三桂便在小西门附近挖了一条人工河,这就是篆塘河。

清代

康熙年间,云南巡抚王继文在近华浦建楼二层,题名“大观楼”,从篆塘码头入草海一段河道遂改称“大观河”。篆塘码头变成了一个非常繁忙的粮食交易码头,法国驻昆代表方苏雅曾给出“整个滇中水运的大动脉”评价。

上世纪70年代

篆塘河的河面有20多米宽,河水清澈,让彼时的篆塘河成为老一代昆明人最美好的记忆。

明河变暗河

上世纪80年代中期

篆塘河水质变差,走在路上能闻到河里散发出的臭味。

上世纪90年代初期

因市政规划等原因,河道上被加盖建筑而变为暗河。

暗河复明

2017年

因弥勒寺地铁站建设需要,2017年,昆明地铁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对篆塘河实施了导流迁改,采用导流箱涵将河道迁改至现在的西昌路西侧非机动车道下,待车站施工完成之后对篆塘河进行永久明河原位恢复。

2022年7月

随着地铁1号线西北延工程弥勒寺车站主体及附属施工完工,篆塘河明河恢复工程开始分段施工。

2023年8月

第一段围挡于8月31日拆除,向社会开放河道约300米。

2023年9月

第二段围挡(工会桥至新闻桥)第三段围挡(新闻桥至篆塘桥)即将拆除。建成后的篆塘河明河河道净宽13.5米至16.8米,长780米,设置3个亲水平台和鲜花草地。(记者达娃梅朵 夏奉娟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