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探足球比分_球探体育—激情直播赢盈中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县区、部门
县区、部门

跨越2769公里的“双向奔赴”——记华东师范大学与寻甸县的乡村振兴之缘

来源: 昆明日报   2024-04-18 09:24   字号: [        ]

地处上海市的华东师范大学,与昆明市寻甸县相隔2769公里,却因乡村振兴结下不解之缘。

一方是中国顶尖学府,一方是风景秀丽、潜力无限的红色热土,双方锚定“乡村振兴”的共同目标同向而行。在这场校地“双向奔赴”中,两者会碰撞出何种火花?

从教育帮扶到助产促销,再到赋能基层社会治理,近日,记者到寻甸县实地探访校地“双向奔赴”在教育、群众增收、社会治理等方面取得的阶段性成效,看到了寻甸这片热土在乡村振兴带动下的可喜变化。

“跨山越海”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同学们,数学的学习不只是解题训练,更重要的是培养思维。”4月10日晚,昆明市寻甸县第一中学报告厅内,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熊斌带来的“数学解题方法”讲座正在进行。

讲台下,400余名师生专注认真、沉浸其中。屏幕另一端,寻甸县其他学校的师生正通过直播间,同步观看讲座,感受华东师范大学“智慧创获”系列课程思维碰撞的魅力。

寻甸县第一中学高二文(1)班的余昊远坦言,作为一个大山里的孩子,能在家门口享受沿海地区的优质教育资源是一种幸运。明年即将迈进高考考场的他,给自己定下了“考上北京大学”的目标。他所在的华东师范大学寻甸实验班,让他充满信心。

“双课堂教学”是实验班特有的教学方式。“线上+线下”两个课堂同时开展教学,其中国内名校老师开启全日制直播授课,在“线上课堂”负责网络远程主讲、共享学习资料、与本校教师进行教学培训探讨;寻甸一中老师则在“线下课堂”负责总结复盘、查缺补漏、释疑解惑。

寻甸县第一中学党委书记毕昌友介绍,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有效缓解传统远程教学无法顾及学生差异性的问题,让边远地区的孩子更好享受优质教育。

自2022年8月开班以来,华东师范大学寻甸实验班通过双导师制、教授进课堂、开发特色课程等校县合作育人新模式,探索西南少数民族地区高中改革新模式。截至目前,该校实验班招收两届学生共202人。

优质教育资源输入带来的改变,不仅仅是成绩的提升。

《黑颈鹤的越冬之旅》《筑梦太空、飞跃苍穹—走近中国航空》《礼仪与戏曲》《我的情绪我做主》……借助网络的力量,这些丰富多彩的课程,已经开设到了寻甸县甸沙乡九年一贯制学校的课堂里。

“孩子们十分期待每周的‘数字支教’课堂。”寻甸县甸沙乡九年一贯制学校校长李朝华说,“来自华东师范大学的志愿者们,通过数字平台和暑期支教的方式,依托‘五色课程’给孩子们讲授传统文化、科技前沿等知识,让孩子们认识外面广阔的世界。”

此外,华东师范大学联合寻甸县教体局共同建设华东师范大学—寻甸县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联合指导中心、支持建设寻甸县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中心,面向全县青少年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支持和辅导。

乡村振兴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自2019年对口帮扶以来,华东师范大学充分发挥专业学科优势和专家校友资源,以‘全学段帮扶’引领教育提质,以‘智慧化校园’引领数字赋能,以‘全育人平台’引领内涵创新,打造高校助力乡村教育振兴的寻甸样板。”寻甸县委常委、副县长(挂职)、华东师范大学创新创业学院副院长朱文佳说。

助产促销提升群众自治能力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

阳春四月,正是春暖花开的季节,寻甸县供销社农副产品电商中心里,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热闹景象。

“欢迎大家来到直播间,除了寻甸的干巴,我们还想给大家推荐一款果干,它选取了寻甸县的新鲜水果加工而成……”4月10日12时许,“寻甸供销农产品销售中心”抖音直播间里十分热闹。 

穿着彝族传统服饰的“主播”薛寅申还有一个身份——华东师大派驻干部、寻甸县金所街道泽铁社区驻村第一书记。工作之余,薛寅申一有空就往供销社电商中心跑,帮乡亲们直播带货。“销量最大的一场,当晚成交量达到3000元以上,现在账号粉丝数量突破了3000人。”薛寅申说。

一根网线、一部手机,连接了城乡、衔接着产销。寻甸县供销社党组书记杨辉介绍,近年来,县供销社将华东师范大学提供的40万元帮扶资金用于建设电商中心及展示中心等,拓宽寻甸县农特产品销售渠道,帮助群众增收。

截至目前,供销社已整合全县28家企业、专业合作社,500多个品类产品进驻,通过线下实体店销售,线上抖音直播、扶贫832、e帮扶、微信公众号等平台进行宣传、展示、销售。

“小平台”打开了“大市场”,给果干、牛肉干、鸡枞、干巴、荞花糖、苦荞面等寻甸土特产插上“翅膀”,销往上海等沿海地区。目前,供销社形成了“线下展销+电商推广”的双渠道销售模式,有效促进了寻甸县优质农特产品出滇入沪。其中,华东师范大学直接采购和帮助销售金额超过2000万元。

帮销促产仅是帮扶的第一步,提升群众的自治意识,才是提升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的“密码”。

2020年5月起,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文军教授带领团队到泽铁社区实施教育部直属高校服务乡村振兴创新试验培育项目——“社区为本的乡村新内生发展实践探索”,扎根泽铁社区开展基层社会治理工作。

华东师范大学项目团队投入43万元,帮泽铁社区改造党群活动室、民主议事室、乡村图书馆等硬件设施;每逢村民间发生纠纷,驻村第一书记和社区工作人员就上门帮忙调解;推进村里的民主协商、村规村约、积分兑换制度建设,培育志愿服务队、舞蹈队、合唱队等村民组织……一来二去,老百姓也感受到了诚意,自发参与到了基层自治中。

此外,为了改变村民们“靠山吃山”的思想,项目团队和社区分头行动,主动与村里的养殖大户对接,引导村民成立养殖合作社,联合打造了“云品寻师”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带动30余户村民增收,为社区集体每年分红1万元。

“村民们以前住平房,现在房子越盖越高,日子越过越好。”泽铁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艾勤明说。华东师范大学项目团队这支“智囊团”带领群众打开了新思路、拓展了新市场,村民们腰包更鼓了,发展建设家乡的信心也更足了。(记者唐丽 通讯员张庆圆报道